山东成考:专升本《政治》模拟题(九)

成人高考作为现在热门的提升学历的统考考试,非常适合在职人员报考。因为上班族只有零星复习的时间,所以山东成考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成人高考考试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题4及答案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有用就是真理。”
答案:错误。
把“有用”等同于真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
(1)真理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所谓真理的客观性,一是指在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二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2)真理既是客观的,也是一元的。所谓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两个或多个。
(3)真理是有用的,但不是对人有用的东西都是真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是主观真理论和真理多元论。
4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更好组织形式。
答案:正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适当的组织形式,亦即政体,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与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和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相结合的一个创造。它是人民民主专政更好的组织形式,体现在:
(1)它全面、直接反映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采用了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组织全体人民建设新社会,摒弃了独裁制度和西方议会制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不相适应的弊病。
(2)它决定了我国的其他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它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是人民管理自己的更好的政治组织形式。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43.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案:(1)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并完整表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亡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同时,这一总路线,也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44.简述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并说明应当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答案:(1)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有:
①辩证的否定观认为,由于内在的矛盾性,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扬弃自身而发展的,因而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否认事物自身的矛盾性,因而把否定看作是外力否定。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把否定看作是发展和联系的中断,是对原有事物的彻底抛弃、简单消灭,是否定。
③辩证的否定观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因而对于任何事物都应坚持肯定是包含否定的肯定,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否认客观事物自身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因而孤立地地看待肯定和否定,认为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对待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剔除其封建主义的糟粕,吸取其民族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此,必须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②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在对外开放中,要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的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文化中腐朽的、没落的东西。为此,必须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45.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答案:(1)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于生产力的状况,则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的状况,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跃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生产关系从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的不断发展。
四、论述题:46小题。共20分。
46.试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的基本方略。
答案:(1)依法治国的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其核心是依法办事,依法治理。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的基本方略提出来,这是党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
(2)依法治国的要点有三:
①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②依法治国的客体是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③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就是宪法和法律。
(3)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①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关系的规范、有序运转和正确处理,都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并得到严格的遵守和执行。
②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民主,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保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法制化、民主化、规范化、有序化的进行。
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就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法制,再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④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⑤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山东成考网提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jyhz.org/zsb/3574.html
版权保护: 文章转载自 山东成考网 www.jyhz.org
最近更新
- 成考生有没有学位证? 03-04
- 成考生被录取后要到学校吗? 03-04
- 山东成考文凭是承认的吗? 03-04
- 参加山东成考可以选什么专业? 03-04
- 山东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题(十) 03-04
- 山东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题(九) 03-04
考试资讯
- 2020年山东成考报名时间公布! 09-02
- 2020年山东省成人高考招生院校及专业目录 09-02
- 2020年山东省成人高考各市考务联系电话 09-02
- 关于印发山东省2020年成人高等教育考试招生 09-02
- 山东成考本科拿学位证有哪些要求? 06-24
- 山东成人高考的学习资料在哪儿找? 05-31